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茶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现状与展望

更多 营销策划 内容  |  2014-06-19  |  中华合作时报  |   新闻爆料

茶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现状与展望

  神州茶网6月19日 讯: 近些年,随着茶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追求更丰富文化生活需求的提升,茶教育社会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并不断壮大,不论是产区还是销区,各省市都兴起了一大批茶行业培训机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余家培训机构从事茶艺师、评茶师培训和茶叶企业内训。这些培训机构的茶教师们是如何展开教学,他们的教育现状又如何?记者在此走近社会培训机构的茶教师群体,了解他们在社会角色中的多重色彩。

  红火的热忱:

  茶文化的普及传播者

  市场催生了茶艺师、评茶员、评茶师,而不断增加的需求催生了社会化茶培训行业。在茶教育行业,社会培训机构面对的学生和学员来自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不一、职业不同。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可称“职业需求型”,他们多来自茶行业的销售、服务和管理领域,既有茶艺师、评茶员持证上岗职业门槛的要求,也有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的需求。

  和一般的社会培训不同的是,茶社会培训市场还有另一类学生和学员,他们可称“兴趣爱好型”。他们对茶学、茶艺感兴趣,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的培训,增加知识,提高素养,缴纳几百到上千元不等的学费参加培训。在从事茶行业媒体工作后,为提高专业素养,记者本人曾在北京东方国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接受中级茶艺师培训,从基础的茶类知识、茶艺操作等基础开始,逐步加深对茶叶的了解,对做好媒体工作确有帮助。

  社会培训机构茶教师反映:不管是哪种类型,这个学习群体有“兴趣”作引导,有“上岗”作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比较投入,容易与师者产生共鸣;另外,他们大多有一定社会阅历,学习和接受能力也比较强,课堂上有比较好的交流互动氛围,教学双方心态大多是轻松、愉悦且享受的。

  目前,社会培训机构茶教师多为具有茶艺师、评茶师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士,以中青年为主力。他们的工作模式普遍为针对茶爱好者和茶叶企业员工进行短期授课,或者利用周末班授课;开展中、高级茶艺师和评茶员课程,多为帮助学习者考取茶艺师、评茶员证书。

  与茶叶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相对应的是,社会上的茶教师除了担当茶叶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外,还扮演着茶文化普及、传播者的重要角色。他们的红火热忱像星星之火散落各地,却可以燎原整个茶行业。跟随他们的教学,学生和学员者可以从茶叶知识的零基础开始,学习中国茶叶的分类知识,了解六大茶类的产地、工艺、特点、储存、冲泡等更为深入的知识。也可以通过茶教师声情并茂的现场茶艺教学展示,学会识别和品鉴茶叶的品质级别,并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知晓与茶相关的物理知识、人文知识和文化知识。他们亦师亦友的存在,是茶文化传播途中的接力者,是社会爱茶者成为茶信徒的引路人。

  绿色的希望:

  茶教育的创新者

  社会培训机构茶教师们的教学模式相对于院校教学更为生动鲜活,为了便于各色的社会群体接受,他们的教育、传播方式更具创新性。

  结合新媒体进行教学、传播,学习时间更灵活,将是茶行业培训的突破。海峡茶学港的黄烨老师告诉记者,海峡茶学港可以说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社会培训机构。作为国内首家推出网络、手机授课的茶行业培训平台,他们致力于打造中国首个茶叶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及茶企远程培训平台。海峡茶学港与雅真海峡茶艺学校教学结合,采取前期线上视频教学与后期线下名师面授的模式,成为全国首家以“网络+面授”方式教学的茶行业培训平台,吸引了近千名学员。在一些行业培训教育中,这种新模式早已被实施,但因为茶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受众群体相对窄小,使得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节奏放慢,但随着网络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这种形式或将逐步成为未来最受学员欢迎的新兴教育方式。

  由于茶叶企业对管理知识与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也给予了茶业社会培训机构展开专业管理培训的机遇,一定程度上也补充了高等院校茶学教育的不足。记者在中华优秀茶教师观摩研讨会上,倾听厦门众恒星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宝聪《促进单店业绩暴涨的创新型营销模式》的现场培训,她为茶企指明终端营销如何进行变革。现场有不少企业管理人员慕名而来,亲切称其为阿宝老师,一位受过阿宝老师培训的茶叶企业员工告诉记者,企业需要这样有实战经验的营销培训师。他们不仅提供专业的员工培训,还会为茶企营销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与实践指导,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雪中送炭。

  灰色的边缘:

  商业化的牟利者

  当前,茶行业社会培训机构开设的茶艺师、评茶员培训班大大小小,形形色色,其高下之分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是否规范,是否由茶教师给予学习者正规的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和充足的培训时间。业界人士表示,社会培训机构商业化性质较浓,一些中小机构缺乏正规的培训教师,甚至存在着教师不懂茶品而教评茶、不懂茶艺而教泡茶、不懂茶质而当评茶师、不是行里人而做考评员的问题。身边一些爱茶人表示,学习茶艺、茶文化只敢选择已经有品牌、有影响力的正规培训机构,否则数千元学费很可能付诸东流。

  对于茶业社会培训领域的这些问题,不少茶界人士呼吁,需要专业性的教师人才与课程设置,将茶叶知识准确、系统、全面地输送给学生。尤其是规范问题,社会培训需要正规的培训教材、深入的培训内容和充足的培训时间,而不单是帮助学员考证拿证的短期辅导。

  社会培训机构茶教师不该成为社会教育的灰色边缘。茶叶专家欧阳道坤就此指出,社会上的茶教师要着力解决好培训形式上的喜闻乐见,以及培训内容上的通俗易懂,在培训的生动性、直观性、互动性方面,善于利用新技术和新手段,使用新方式和新方法,创造新模式。他建言:茶培训机构应该更新观念,用现代商业的的理念和工业化生产的思维,将茶培训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方法、推广运营等进行模式化、标准化和流程化设计,提高茶培训的复制能力。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教育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