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湄潭翠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手工制茶技艺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4-11-25  |  湄潭翠芽申遗 -贵州商报  |   新闻爆料

    原题《传承手工制茶 湄潭翠芽申遗》

    神州茶网11月25日 讯:自古以来,贵州省就是一个产茶大省,出好茶出贡茶。这样的辉煌,不仅来源于好山好水好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茶叶制作的工艺出类拔萃。对于传统的茶叶炒制技艺,湄潭是贵州省产茶第一县,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记者在湄潭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与湄潭县相关部门联合成立了“湄潭翠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小组”,旨在传承湄潭翠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积极倡议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预计在今年内将湄潭翠芽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达到更好地塑造品牌,提高品牌含金量,产生更大的经济、文化效益。

    传统制茶技艺濒临灭绝

    贵州省是茶叶原产地之一,晴隆发现的茶籽化石就是最好的证明。历史上,贵州茶也是“风光无限”,坐享“贡茶”盛誉,矗立在贵定云雾山头全国唯一的贡茶碑就是最好的印证。

    品质优异的贵州茶受到历代皇室的青睐,进贡的茶也是越来越多。有史可查的就有贵定云雾贡茶、石阡龙泉茶、湄潭眉尖茶、金沙清池贡茶、开阳南贡茶、花溪赵司贡茶、贞丰柳坡娘娘茶、大方海马宫茶、普定朵贝茶等一大批贡茶。

    随着历史的变迁,炒茶机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手工茶早已失传,虽然机器炒的茶看着漂亮,口感却比全手工茶差了很多。昔日的贡茶传统制茶技艺,如今有很多已失传或面临失传的境遇。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建峰介绍,“巧揉妙炒出奇香”曾经是中国茶叶制作和茶文化中的重要内涵。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双双炒茶巧手逐步被一台台炒茶机所取代。目前,湄潭县的200余家制茶企业几乎都是机器制茶,湄潭翠芽的传统手工制茶技艺被工业化的机器所替代。

    对此,黄建峰呼吁,不但湄潭翠芽的传统制作技艺需要传承保护,贵州省历史上的贡茶、名茶的传统制茶技艺也急需传承保护。贵州省已有上千年的茶史,茶是特定历史、区域或族群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结晶。因此,保护贵州省茶传统制茶技艺,意义重大。让茶的技艺得以整理、固化,曾经流失的茶的记忆得以呈现、欣赏,博大精深的历史得以保护、传承,“申遗”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画龙点睛之笔

    湄潭翠芽原名湄江茶,为扁形高级绿茶,已有40余年历史。因产于湄江河畔而得名,是“湄江翠片”的延续和发展。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1940年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办学,茶叶大师与专家学者采用“一芽一叶”技法创制湄江茶成功。该茶虽与龙井技艺相似,但由于湄潭苔茶品种生长旺盛,节间较长,叶质肥嫩,芽叶肥壮,采摘细嫩匀齐,经过摊晾的鲜叶按杀青、摊晾、二炒、再摊晾,而后低温烘干的工序,手工操作,制作精湛,茶叶品质别具一格。湄潭翠芽因此能与狮峰极品龙井媲美而畅销省内外。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茶叶大师们辛勤耕耘的成果未能绽放其应有的光芒,申遗就是为了传承大师级老前辈们的制茶科研成果,并将其发扬光大。黄建峰介绍,目前市场上很多湄潭翠芽“精品”都被打造成了“独芽”,但是传统湄潭翠芽手工技艺制作的“一芽一叶”才是上品。

    在呼吁的同时,阳春白雪茶业有限公司也在为湄潭翠芽申遗积极“奔走”。为保护传承湄潭翠芽手工制作技艺,该企业甚至开出百万年薪待遇,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一批手工制茶师,对传统技艺进行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在阳春白雪积极推进中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正式将申遗工作提上日程。今年,湄潭开始正式申遗,湄潭申报非遗的茶品类除“湄潭翠芽”手工制作技艺外,还有“遵义红茶”、“手筑黑茶”手工制作技艺等,现已进入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在进行省级的申报。

    湄潭翠芽是湄潭县的公共品牌,就是说湄潭的茶企只要通过授权都可以使用。黄建峰说,“申遗并不是出于公司利益出发,而是为了引发社会的共同关注,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湄江茶手工炒制技艺,更好地塑造品牌,为湄潭翠芽再次加冕,进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湄潭翠芽的传统制作技艺申遗将为该品牌的茶叶添上又一“金字招牌”,茶的传统技艺、品质、历史文化都将得到肯定,对湄潭、乃至贵州茶产业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诗莲介绍,贵州省茶品类已有都匀毛尖茶传统制作技艺、三幺台茶食俗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次申请省级非遗的茶品类除湄潭的3个外,还有贵定云雾茶、金沙清池贡茶等。

    成功申遗对品牌和产业可说具有“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张诗莲表示,茅台酒在全国都很有名气,茅台酒的酿造技艺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得到国家的认证和肯定,证明其历史悠久、传统技艺好,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更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同时,为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技艺,政府从政策上也有相关的扶持和优惠。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