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瞄准茶苗商机 晴隆建成黔西南最大茶苗繁育基地

更多 产业要闻 内容  |  2015-03-10  |  周良书 -黔西南日报  |   新闻爆料

    原题《周良书:小茶苗也能赚大钱》

    神州茶网3月10日 讯:这两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在位于晴隆县碧痕镇新庄村小云盘组的“晴隆县志航苗木繁育基地”里,百余名务工人员正忙着筛剪茶苗、扦插茶苗、掏沟、消毒、覆盖塑料网和塑料薄膜,整个基地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我培育的茶苗,由于品种多且优良,每年都被县茶叶局以预订的方式收购,用作全县茶农的种苗,前几天,县茶叶局才叫我送了一车茶苗到紫马乡发放给茶农呢。基地里那些绿油油的茶苗,已经全部被订购了,只等起苗装车运往各个种茶乡镇,而那些已经起苗运走留下的空地,我正组织民工培育新茶苗。”正在指导民工育苗的基地法人代表周良书告诉记者。

    周良书是小云盘组村民,他告诉记者,他家每年培育茶苗出售能够纯赚10余万元,还能为当地留守老人、妇女提供就地务工机会,每年有3200余人前来基地打工,基地每年发放的劳务费就有25万元之多。

    今年38岁的周良书憨厚、诚实、勤苦、豪爽,他曾经也像许多青年一样有过走进象牙塔的梦想,可他1999年7月高考落榜后,选择了外出务工之路。2000年初,他开始外出,先后碾转于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务工,从事过胶花制作、建筑、雨伞制作等多种行业。

    2004年2月,觉得务工不是长远之计的周良书决心回家发展,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回到家里,该干什么呢?周良书到处咨询。2006年1月初,他以每年3万元的承包费,信心满满地承包了县茶叶公司云头茶叶加工厂,决心在茶叶加工上好好干一番事业。可是,由于当年受福建、浙江等省先进茶叶加工技术“入侵”晴隆的影响,周良书承包的茶叶加工厂血本无归,亏损了9万多元。

    吃一堑,长一智。2007年,周良书中断了茶叶加工厂的承包合同。但他做茶产业的心并没有死,他认为自己的家乡地处晴隆云头大山脚下,这里是距今100万年前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发掘地,走发展茶叶之路定会迎来一片新天地。当年6月,他瞄准晴隆县大力发展茶叶需要大量茶苗的商机,与县茶叶局达成了提供优质茶苗的协议,投入资金50万元,以每亩400元的租金流转本村107亩土地,注册成立了“晴隆县志航苗木繁育基地”,开始了无性系有机茶苗培育之路。该基地也成为黔西南目前最大的茶苗繁育基地。

    这一次,有了失败教训的周良书再也不敢盲目,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到湄潭县向茶叶育苗技术专家请教,并以每年4.5万元的高薪请来专家到自己的基地里手把手教授育苗技术。“通过二次创业,我学到了育苗技术和茶苗管理经营之道,已经没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了。”回忆起自己育苗从“门外汉”逐渐变成了“行内通”的经历,周良书喜形于色。

   “别小看这小小茶苗,它可以赚来大钱呢。我的基地育有7个茶叶品种,每年可以培育茶苗230万余株,按每株定价0.18元算,每年毛收入有41万多元,除去材料费和工人费用,每年可赚十二三万元。”在基地里,与记者算育苗经济收入账的周良书心里乐开了花。

    经过近7年时间的坚持,让周良书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茶苗育苗大户。

    那一株株小小的茶苗,在周良书眼里,不仅为自己赚来了一张张票子,也为留守老人、妇女务工挣钱、照顾家庭提供了方便。他决定,只要还有地方需要茶苗,一定会继续把茶苗培育生意做下去!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相关阅读:

茶苗商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