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茶文化,助力中国茶产业

神州茶网——茶闻天下

RSS

注春啜香 中国茶文化展”亮相永康市博物馆

更多 展会追踪 内容  |  2018-03-16  |  浙江在线  |   新闻爆料

 茶文化展.jpg

  中茶博供图

  神州茶网3月16日 讯: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古老的俗语,道出了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喝茶不仅是中国人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是一种遍及中国人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的家常事,同时也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生活情趣。

  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普及推广“茶为国饮”,由中国茶叶博物馆和永康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注春啜香——中国茶文化展”,于3月15日在永康市博物馆一楼临时展厅开展。展览分茶史寻踪、茶品荟萃、茶具赏珍、茶俗话聊、茶与健康等篇章,展出器物93件(套)和茶样30件,系统阐述中华茶文化内涵。

茶叶展2.jpg

  展览现场(中茶博供图)

  古往今来,上至宫廷礼仪,下至民间风俗,乃至文士茶会、寺院茶事,茶可谓无处不在。人们以茶自省,以茶明志,以茶会友,以茶待客,以茶礼佛,以茶敬祖。茶于无意之中,悄悄融入我们的精神领域。随着岁月的流逝,茶渐渐地成了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茶之味冲淡,平和,宁静,中国人以茶会友,习以为常。茶就这样以一种亲切、自然、拙朴的面貌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相伴数千年,默默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展览现场都有些什么样的茶器吧。

展品1.jpg

  清雍正 粉彩牡丹纹茶壶(中茶博供图)

  高 13.0厘米 口径 6.0厘米 底径 5.5厘米

  胎洁白、细腻、滋润,口微内敛,梨式腹,矮圈足。盖面微隆,宝珠顶钮,直管状流,圆扁状柄。器外壁近口沿处绘粉彩锦地加开光,腹部主题部分以红、黄、蓝、绿等色绘牡丹、菊花纹,色彩优雅,造型独特,俗称“梨式壶”。

展品2.jpg

  清 杨彭年制锡包砂井栏壶(中茶博供图)

  高 9.5厘米 口径 7.5厘米 底径 10.0厘米

  井栏形,砂胎,包以锡,内嵌式盖,弯柄,锥流,大平底。流、柄、盖钮分别镶嵌玉石。壶身一侧刻绘傲雪寒梅图,另一面刻诗文:“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石梅为也农四兄属。”壶内腹底部作凸起状方形印戳“杨彭年制”。

展品3.jpg

  清道光 松石绿白釉印花碗(中茶博供图)

  高 7厘米 口径 15.2厘米

  敞口,鼓腹,圈足,口沿下饰如意云头纹一周,腹部印有团蝠纹,碗心绘团寿纹。内外壁施松石绿釉,施釉凝厚,表面有一层油润的光泽。圈足内书青花“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

展品4.jpg

  清 刺绣茶壶桶(中茶博供图)

  高 15.7厘米 直径 17.5厘米

  一粉红,一浅绿,均呈六方形。一针一线,倾注了待字闺阁的少女丝丝的情愫。金鱼寓意“金玉满堂”,蝴蝶与花代表了“蝶恋花”。茶壶套的材质多样,但刺绣的精品并不多。

展品6.jpg

  清道光 官窑黄地红龙碗(中茶博供图)

  高 5.7厘米 口径 11.4厘米 底径 4.7厘米

  敞口,弧腹,圈足。以黄釉为地,以矾红绘双龙戏珠纹。双龙姿态矫健,神采飞扬,栩栩如生。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2日。

 

本站资讯如无特殊说明,均采编于合作媒体或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来宣扬中国茶文化,并不代表本站同意文中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神州茶网官方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0评论
广告服务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茶网大全  |  关注我们
- 神州茶网(ST26.com | tea26.com) 版权所有 -  闽ICP备09028097-1号  闽ICP备09028097-3号   - 闽公网安备 35058302350668号 - QQ:1378577119  
Copyright   ©2006-2028 w.z.g_stuo All Rights Reserved